两次遭劈腿,我选择了自杀
倾诉女主角:小轩(化名),25岁,职员
编者按:今天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已成为头号杀手!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希望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是否可以预防?今天我们试图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话题——□心理咨询师 顾恺颉 韩小园
眼前的小轩是位美丽大方的女孩,身上的白裙子显得格外亮眼,手臂上戴着一个大大的腕表。当我注视她的腕表时,她显得不太自在。后来才知道,在腕表之下,藏着一个大大的伤疤,那是小轩在上一次自杀中留下的。
初恋男友,突然没了消息
大二那年,我加入了校文学社。在那里,认识了担任副社长的一粟(化名)。一粟大我一级,是中文系的才子。因为年龄小,很多社员都非常照顾我,尤其是一粟。很快,在他的指导下,我的小作品就发表在校刊上了。
慢慢地,我越来越喜欢一粟,每次见到一粟,我的心就像怀揣小兔一样,激动地跳个不停,说话都不自在了。我知道我是爱上他了。
挣扎了很久,我终于放下了女孩的矜持,勇敢地向他表白,而他也接受了。从此,校园里就出现了一对甜蜜情侣。我们相处得很好,很少脸红吵架,我以为,我们会顺利地走下去。
然而有一天,一粟总是拿着手机发短信,看起来坐立不安、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多问了几句,他就跟我大发脾气。我以为他心情不好,就先回宿舍了。按往常,一粟一定会在晚上给我发道歉短信,但那天他却没有;而且,一连几天他也没向我道歉。就这样,十天过去了,他依然没联系我,连每天早晚习惯性的问候都没有了。我开始有些慌乱了,给他打电话他不接,发短信也不回,到他班级里找他,也找不见踪影。我一下子六神无主了——一粟到底怎么啦?
挽回未果,想用自杀报复
没想到,当我终于见到一粟时,场面却是如此令人心痛:一个女孩子亲密地挽着他的胳膊谈笑风生。他见到我,下意识地想要把胳膊抽出来,但女孩反而抓得更紧了。
不过距离五米而已,他们的甜蜜就这样呈现在我面前,我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一切,那一刻我只想逃离……当晚,我收到他的短信,说他对不起我,不配和我在一起,要和我分手。
从一粟室友那儿,我才知道他那十天根本不在学校,向老师请了十天假。女孩是他高中好兄弟的女朋友,好兄弟和女孩高中爱得轰轰烈烈,但高考时两个人没有考到同一个城市,异地恋坚持了一年多破裂了。兄弟希望一粟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刚刚分手的女友,没想到这两个人却因此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
我给一粟打电话,希望能够见一面再分手,但一粟在电话却一再推脱,只是道歉,再无他话。我去教室找他,他依然闭口不谈分手理由,只是说对不起我,配不上我,让我别再骚扰他。
走投无路之下,我想到了以死相逼。我一口气跑到顶楼天台,决定结束生命,为的就是让他内疚,让他一辈子都不得安心。站在顶楼,绝望的我只知道心很痛、很压抑,死似乎可以帮我结束这些痛苦。
记不得我在天台上站了多久,楼下的人越聚越多,人群中我看到了熟悉的同学、老师。没多久,我身后传来了辅导员柔美的声音。她一直陪着我,让我想想父母,想想将来,告诉我,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牺牲生命不值得……在她的劝说下,我放弃了自杀。远在外地的父母也在当天凌晨赶到了我身边。
再次遭遇恋人移情别恋
在父母和其他很多好心人的呵护下,我开始振作,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实习结束后,表现优异的我如愿留在实习单位,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久,公司为迎接新同事组织去K歌。我的一首《恰似你的温柔》博得了满堂彩。从那之后,一位同事成了我的铁杆粉丝。一来二去,我发现自己被封闭的爱情之心又一次被触动了。我小他8岁,而且我们还是办公室恋情,我知道身边很多人对我们不看好,可我却偏不信,于是更加呵护我们的爱情,希望它能开花结果。
没多久,我们就同居了。他应酬特别多,而且经常临时变卦。女人的直觉告诉我,他应该还有一个女人。谎言总会有露出破绽的时候,终于,我发现他确实周旋于我和另一个女人之间。那个女人不是新欢,而是旧爱。事实上,他一直没有从前一段恋情中走出来。两个人相恋5年,一年前,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刻,他前女友的父母因他无法全款买房硬生生拆散了他们。但两个人依然相爱,因此还是背着父母偷偷约会。他们约定无论谁先找到另一半,都平静分手。但现在女孩反悔了,他不忍心看她如此痛苦,只有这样周旋着。
我又一次卷入了感情漩涡中。我时常接到他前女友的电话,电话那端时而哭诉,说他答应今年就可以全款买房,他们就可以突破障碍结婚了;时而破口大骂,说我不识相,要插在他们之间,是受人唾弃的第三者;时而还厚颜无耻地讲他们的鱼水之欢是多么甜蜜。刚开始我还能焉她对骂一番,后来我连开手机的勇气都没有了。而我自己也陷入了报复的旋涡中,我常常无法入眠,失眠时,我就会打他前女友家的电话,搞得他们全家无法安眠。最后,她发疯似地到单位去告我抢她男朋友,大闹了一场。我所拥有的那些光环、好评,全都因为这个发疯的女人毁掉了。单位为了保护培养多年的业务骨干,只能把我牺牲了。
失恋、失业、失面子……我再次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我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他,我去他家整理衣物后就和他两清。我给父母和他分别留了封信,然后拿出全部积蓄,去做了头发,买了漂亮的旗袍,精心化了妆,来到了他家,打算在那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安静地躺在床上,给自己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坚定地用力一划,任由鲜红的血液浸湿床单,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后发现自己已躺在病房里,父母正焦急地等待我醒来。一个月没见父母了,看着他们苍老的面容,我又一次流出了眼泪。
两次自杀,两次未遂。为什么我总是为情所困?难道我就不能拥有自己的爱情吗?
大部分自杀只是手段
生活中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事情发生后,当事人的观念可能会发生巨大改变,一旦有“一切都完了,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样的观念,当事人就容易走上绝路。
小轩两次自杀都是因为问题。她一直觉得老天对她不公平,为什么其他人的恋爱可以轰轰烈烈、天长地久,而她却总是遇上恋人移情别恋,到最后,她不得不以极端的方式让自己解脱。
其实,大部分自杀都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小轩的两次自杀明显带有报复的性质,希望自己的死亡可以造成对方的内疚和痛苦。这是一种缺乏对自己信任和对感情无助的表现。而且,小轩的行为也明显反映出强烈的依赖性,仿佛在她心底一直有个声音:“我无法离开爱人而生存。”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每个人基本心理支持性能力最早都是来源于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小轩强烈的依赖性是这样被自己的母子关系塑造的:在不健康的母子互动中,如果孩子表现出自信的自我,母亲就表现出不耐烦;而当孩子以一种虚弱并需要帮助的方式来做出反应时,母亲就会给予孩子她能够给予的爱和情感。那么可想而知,孩子通过这些经历逐步学会的就是,要成为好孩子(被爱,被接受)自己就要是虚弱的、无助的。
因为小轩已经自杀了两次,所以,对她的治疗将是复杂而漫长的,主题就是围绕着她的依赖性。需要让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独立,已经有了选择的权力,不需要去选择自杀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爱的需要;同时,也要让她在情感上领悟到,自己已不是小时候那个无法选择母亲而被迫适应母亲爱的方式的那个无助的小孩了。
自杀可以预防
有研究表明,每一起自杀至少会对周围的7-8个人产生心理影响,其中对亲友的影响是最大的,这种不良情绪可能持续多年,甚至终其一生。那么,自杀是否可以预防?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杀大都是有诱因的,自杀的动机决定了自杀行为,如果能提前觉察到自杀动机,并因此给予适当的帮助,自杀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一般来说自杀包括以下动机:
1、安全感及归属感的缺失。内心极端的恐惧是造成自杀的重要原因,比如面对各种创伤及灾难时的自杀行为。同时归属感缺失主要表现在家庭矛盾及情感纠葛上。
2、痛苦的解脱。自杀者期望通过生活状态的转变来解除现时的痛苦。这是大多数演艺界人士的自杀动机。
3、利益的交换。自杀者认为自杀会给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一般表现为生理疾病治疗中的自杀行为。
4、报复性自杀。自杀对他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或利益损失,比如情感纠葛及某些家庭矛盾引发的自杀。“积极预防自杀”,不单单因为死后家人亲友会伤心,不单单因为活得更好才能报复伤害你的人,不单单因为每个人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更是因为,未来拥有无限可能,而自杀则终止了任何可能。事实上,绝大多数实施自杀的人,如果给他机会,他多半会后悔去死。
每一个人都可以为自杀意图者做些什么。诸如:让自杀者感受到自己被需要;强化他们的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社会归属和社会关系;充分认可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对自我重新适当定位;将外部现象合理化,比如被抛弃是特定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实结果。同时,对一些容易死亡的危险行为用认知疗法充分揭示风险,得失分析后再让当事人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自杀决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我们已经有很多自救之路。只有活着,才有选择的可能。
来源:女娲之爱 love.ngnvip.com 我们的情感隐私 love.ngnvip.com/category/qingganyi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