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农村婆婆进城 犹如坐牢 – 女娲之爱

口述:农村婆婆进城 犹如坐牢

  有一群老人,他们为了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甘当子女的“后勤部长”,继续为儿女操劳。他们虽能享受天伦之乐,却面临着生活不习惯等问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候鸟式父母”。

  近日,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让阿阳的心为之一颤。新闻中,一位93岁的“候鸟式母亲”在春节期间被儿子从农村接到了城里来生活,但老人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在春节过后提出让儿子将自己送回农村,可儿子因为工作忙,迟迟没有行动,没想到,这位母亲在2月28日的清晨跳楼自杀了。

  这样的悲剧让我们在心痛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反思。是什么让老人选择了这一步?是儿女的忽视,还是生活方式的格格不入?无论怎样,“候鸟式父母”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健康都要引起儿女的关注,不要等悲剧发生了,我们才去后悔。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典型的“候鸟式父母”。他们因为要照顾怀孕的儿媳妇,从农村搬到了城里,但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的差异却引发了家里的种种矛盾。

  老两口不仅没有归属感,在儿子家生活也如同“坐牢”……

  儿子结婚后想让我们来城里生活,但我们拒绝了

  我和老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在农村,我们习惯了在炕上吃饭,有些埋汰东西随手就扔在地上。老伴也习惯了边看电视边喝酒、抽烟,一顿饭连吃带喝小半天儿就过去了。可自从我和老伴来到城里生活,啥都变了,大多时候,我们都要按照儿子和儿媳妇的要求做事,稍有不慎,儿媳妇就会埋怨我们是农村来的,不懂得城里的规矩。

  2000年,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沈阳的一所重点大学,得知这个消息,把我和老伴乐坏了。我们老两口没什么文化,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真的很不容易。那时,来沈阳看儿子是我最高兴的事儿,城市的高楼大厦真好。儿子见我高兴,就对我说:“妈,你放心,将来我有能耐了,一定把你和爸接到城里来,也让你们住住楼房,过一过这高级的日子。”

  一晃儿,儿子半工半读地把大学念完了,而且,毕业后在沈阳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虽然我们离儿子很远,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面,但看到他能在沈阳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们感到很欣慰,也很骄傲。

  2008年,儿子结婚了,我们老两口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给儿子贷款买了一套房子。那时,儿子就提出让我们搬到沈阳来和他们一起住,但是我们想了又想,还是没有过来。一是儿子刚刚结婚,我们就搬过来跟着凑热闹,儿媳妇肯定不乐意。再有就是那时我们还养了几头猪,根本离不开人,所以也就算了。

  生活习惯格格不入,在儿子家生活犹如坐牢

  2012年4月份,儿媳妇查出来怀孕了。儿子打来电话告诉了我们这个好消息,也让我们过来帮忙照顾。

  说实在的,我们在农村生活惯了,有些不愿意来。可现在儿媳妇怀孕了,儿子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和老伴没法再推辞,也就收拾收拾过来了。

  儿子的房子有80多平方米,他们小两口住一间,我们住一间,客厅很宽敞,朝阳,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阳光照进来暖洋洋的。这里的条件比我们农村好多了,热水随时有,大冷天上厕所也不用出去。可这里再好,我和老伴也不快乐,因为这里一点家的感觉都没有,还得让儿子和儿媳妇管着。

  刚搬到儿子家时,我连门都不敢出,电梯不会弄,出门也不认识路。有一次,我和老伴一起出去买菜,刚一出单元门就迷糊了,走了几条街,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后来,求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儿子去接的我们才回得了家。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适应,毕竟在农村生活了那么多年,忽然住到楼房里,不适应很正常。我们也知道,只要时间长了,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最让人脑袋疼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他们根本不一样。

  儿子家铺的都是白色地板,家里也收拾得锃明瓦亮。我生怕因为我们来了让这个家变得脏了、乱了,儿媳妇因此不乐意。所以我按照儿媳妇的要求,每天擦一次地板,而且不是用拖布,是蹲在地上擦;每次做完饭先不吃,趁着灶台热乎着,把灶台和瓷砖都擦一遍然后再吃饭;儿媳妇说洗脸、洗脚和洗抹布的盆都不能混着用,我就都贴上记号,也告诉老伴用的时候一定注意看记号;我和老伴如果出去,回来都得换衣服,穿上家居服,儿媳妇说外面的衣服灰尘太多,如果不换,坐在床上、沙发上不卫生……不是夸张,我在儿子家住得就像坐牢一样,根本不像在农村那样自在。

  因为老伴的吐痰习惯,引发了儿子和儿媳妇的争吵

  即便这样,我还是时不时地听儿媳妇抱怨几句。什么洗澡后卫生间没有擦干;边吃饭边说话、唾沫横飞;看电视声音太大,吵得她休息不好等等。这样的生活让我和老伴很累,每天都生活得小心翼翼,稍不小心,就会触碰到儿媳妇的“地雷”,然后就是争吵。

  老伴的气管不好,总是咳嗽吐痰。以前在农村,老伴总爱推门吐在外面,现在住楼了,老伴就积攒一些烟盒,把痰吐在烟盒里,然后统一扔掉。我知道老伴已经尽可能地按照儿媳妇的要求做了,但这件事还是让儿媳妇很不满意。有一天,儿子找到我说:“妈,你让我爸以后吐痰吐到手纸上,然后包起来扔厕所里冲掉。”我说:“咋地呢?”儿子说:“那痰里有细菌,放在烟盒里通过空气能传染给别人。您儿媳妇现在怀孕呢,传染上就不好了。”我心里知道这不是儿子的意思,但我也没多说什么,就让老伴按照儿子说的做了。

  可没过几天,儿媳妇又找我了,说:“妈,能不能跟爸说一声,每次把痰吐到厕所里之后都冲掉,这样不冲太恶心了。”我连忙解释说:“你爸觉得每次都冲费水。”可儿媳妇不以为然地说:“那水才几个钱呀,不冲下去我实在受不了。”还没等我说话,在旁边的老伴那倔脾气就上来了,对儿媳妇说:“我就这样,小的还管起老的来了。”儿媳妇也没让份儿,说:“爸,你得讲点道理,这不是农村,这是在城市……”说到这儿,老伴更生气了,张嘴就骂,然后还说:“瞧不起我们农村人你嫁给农村人,你要是嫌弃我,我就走!”

  晚上,儿子回来了,因为这件事,他们小两口又吵了起来。儿子埋怨儿媳妇不尊重老人,一天天的事儿太多,儿媳妇也一肚子委屈,说是既然住在一起,就得按照城市人的习惯生活。

  阿阳,城里就是再好,也不是我们老两口应该待的地方,我还是觉得农村的家好。至少,在自己家里,我想躺着就躺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伴也不用这么受拘束,吐个痰还让他们两口子打一架。我现在真的很憋屈,我还应该继续留下来吗?

  ■交锋

  “候鸟式父母”该不该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

  继“老漂族”之后,“候鸟式父母”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今天,情感交锋的话题是“‘候鸟式父母’该不该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欢迎读者踊跃参与话题讨论。

  ·甲方观点

  改变是想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板老人毛病

  网友“文艺范儿”(女):无论在哪里生活,都应该遵守哪个地方的规矩,入乡随俗嘛!农村的生活环境毕竟没有城市讲究、精细,所以,这是在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并不是在故意板老人的毛病,这点做老人的要区分和理解。

  网友“霹雳娇娃”(女):我觉得“候鸟式父母”应该逐渐改掉以往的生活习惯,但是这个改变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人不比小孩子,他们的适应能力慢,即便是想要适应新环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乙方观点

  改变老人的生活习惯就是大逆不道

  网友“张敬斌”(男):我觉得不应该逼老人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老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照顾子女,或者帮助子女带孩子。他们是抱着奉献的精神来到城里居住,我们还要改变他们的习惯,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呢?老人无论生活在哪儿,都是我们的长辈。我们应该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是让他们适应我们。

  网友“下雨天的心情”(女):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和接受的文化,从没有让老人为了适应子女的生活而生活的。所以,无论老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到城里生活,都不应该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

  ■阿阳观点

  你不是父母的老板

  父母也不是你的保姆

  听了刘女士倾诉的故事后,阿阳想起了赵本山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钟点工》。小品里,赵本山所扮演的就是一位从农村被儿子接到城里来生活的老人,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老人的情绪很低落,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玩了”。宋丹丹幽默地把这样的老人划分为“屋里憋屈”型,意思就是让老年人多出去走走,在适应了环境的同时,心情和情绪才能有所好转。当然,这也是一个好办法,但阿阳还是觉得要尊重老人的想法,如果老人真的过不惯城里的生活,那就让他们回到农村去吧,不要勉强老人。

  在阿阳看来,刘女士的儿子和儿媳就是想让老人既来伺候着他们,又要按他们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这不是儿子对父母的要求,这是老板对保姆的要求。老人一辈子在农村养成的习惯,有些的确不是很文明,但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像小孩子能很快改正,如果真的孝顺父母就不要逼迫他们改变。人家老两口不是没有自己的家,非和你们住在一起,是你们求着人家来照顾你们的,你们又没给人家发工资,又不是人家的老板,有什么权力要求人家这样那样呢?你们如果要享受父母的照顾就要接受他们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想自己的生活习惯被打乱,也没有错,那就自己照顾自己。

  所以,阿阳建议刘女士和儿子、儿媳好好聊聊,让他们了解你们的心声。阿阳觉得,在哪儿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能够心情舒畅。

来源:女娲挚爱   love.ngnvip.com     两性故事    love.ngnvip.com/category/liangxinggushi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