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师哥也是书法大家! – 女娲之爱

董其昌的师哥也是书法大家!

  董其昌的师哥也是书法大家!

  莫是龙《陶潜移居诗轴》纸本 150×70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家学渊源

  莫是龙出身仕宦之家,其父莫如忠,嘉靖戊戌(1538)进士,是个学问渊博的人。钱谦益称他善草书,为诗尤工近体。莫是龙从小就显示超人的感悟能力,十岁善属文,以诸生久次,贡入国学,廷韩有才情,风姿玉立。少谒王道思于闽,道思赠诗云:‘风流绝世美何如,一片瑶枝出树初。画舫夜吟令客驻,练裙昼卧有人书。’其风致可想也。

  莫是龙《行书偶述文扇面》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莫是龙少有神童之誉,十四岁补郡诸生,十六岁作《秋山无尽图卷》已十分可观了。其跋云:每登名山,常思作图,竟未可得。今日张伯起从舟中游新江,遥望山川秀,岩壑幽奇,因展箧中所藏黄大痴《秋山无尽图》把玩,心境顿开,颇合吾意,参其法度,遂为作之。这种成熟的口吻与文字功力,已不像十六岁少年。

  董其昌25岁时,观莫是龙作画,咄咄称赏(《画禅室随笔》卷二题莫秋水画),他对莫氏父子都颇为赞赏:始知公(即莫如忠)深于二王,其子云卿亦工书。(《评法书》)他评价其师莫如忠似正反奇,超俗即雅、人地高华,知希自贵,晋人以外一步不窥。

莫是龙《半塘寺访镜泉上人诗轴》 纸本 141.7×3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仕途坎坷

  然而,莫是龙的仕途却异常坎坷。他20岁时写下《乡居感怀》,表现出他追求功名失利的愁闷:荒村惊岁宴,寥落意何如?托病惟耽酒,销愁强看书。文章半生贱,名利廿年虚。犹似邹阳陋,徒然羡曳裙。

  莫是龙曾四上京都,其中两次赴考都折戟沉沙,这对他的刺激是很大的。万历四年(1576)莫是龙40岁,曾赴京一试,失利后,作书曰:仆四十余,霜毛冉冉,渴饮饥餐之外,更无复有人生之怀。夙昔与足下意气襟期消磨欲尽,诚何志业而言,而造物侵侵不已,奈何!

  万历十年(1582)46岁的莫是龙再次赴京,北试已获隽矣。署榜时失卷,复不遇。此时,他已经心灰了,说:两就北闱之试,虽数遇知己者,而文卷误失,辄致遗弃,命运坎坷乃至如此。

  性情中人

  莫是龙极富文才,诗文皆情辞两美。35岁曾作《送春赋·并叙》,得到当时文人的激赏。一时俊才如王世懋、俞允文、欧大任、皇甫坊、梁辰鱼等均在幅上题跋称赞,也足见莫是龙文才、书艺之高超。莫是龙在32岁时便有《莫少江集》问世。当时锡山俞宪为刻《二莫集》,一时传为佳话。

  莫是龙是性情中人,性格豪爽俊迈,一如其书。《石秀斋集》的前面有张长舆撰的小传见其个性:先生少负俊才,早承家学。刺经读史,则理窟穷探藻,华则文心妙解。加以义能掩日,气可笼霄,情投则推赤心于韦布,意拂则白眼于公卿。是以爱者固敛衽而推,忌者亦侧目而视矣。先生自以名冠群髦,志轻一第。而公车屡蹶,国室长韬。人嗟和氏之冤,时谓刘贲之屈。

  毫不掩饰好恶的外露,傲视世俗的各种陈规陋习,率然坦露自己的心胸,这或许是艺术创作最需要的素质。仕途的不幸反而成了莫是龙艺术上的大幸。他48岁那年十月,与沈周南等文友夜集小雅堂,莫是龙出米元章灵璧石置坐,焚香,各赋诗。诗成之时月满西楼,客人徐步月归。而他仍然独坐煮惠泉边,捡案头书翻检,兴致而书道:人生各有嗜好,皆痴也。而乐此不为疲。虽我嗤俗子,而俗子得,复嗤我后也。书之以俟达观者定焉。正是对书画的这份痴,这份执著,才使他到达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来源:女娲之爱   love.ngnvip.com     女娲情书    love.ngnvip.com/category/qingshu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