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照 – 女娲之爱

婚纱照

(作者:张宏宇)

他和她是在大学时的一次出游中认识的,他当时是校宣传部部长,喜欢摄影,那次出游他带了一部相机,他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为她拍了一整卷难忘的美丽,于是他们有了交往。

他来自农村,家里条件差,但他努力勤奋,他的要强使他年年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她为他的才华所倾倒。毕业后,本来她可以回到大城市工作,但为了他,她毅然留在了这座城市。虽然家人和周围的朋友并不看好他们的将来,但她冲破了各种阻力最终还是选择了他,因为他的上进和执著。

结婚时,她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和他拍一组婚纱照,以留住现在的美丽,让将来回味和品读。女人最美丽、最动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她披上婚纱的那一刻。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婚纱照是”爱情签证”。不过当时拍婚纱照还是一种爱的奢侈,他犹豫中还是答应和她去影楼看看。没想到她看中了一套1888元价位的组照,这对他来说,实在太高,难以接受。他劝她说我们现在经济很紧张,钱应该用在刀刃上,其实我可以给你照的,以后经济好了,我们可以再补的。她虽然恋恋不舍,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结婚后,他勤俭持家,用十倍的努力去工作,只为了能够让她生活得更好,但她总是觉着缺少了些什么。每次到女友家中,看到他们妩媚动人的婚纱照,她心里总有一种羡慕和遗憾。那种缺憾在她的心中蔓延,对他的埋怨挥之不去。他们每月要还房贷,他计算着开销和使用每一分钱,而她开始讨厌他的节俭,说他小气和抠门。开始他只是笑笑,久了他便无法容忍。他们的爱就这样在争争吵吵中变得不可收拾。

爱到尽头,离婚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离婚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一个有钱的公司经理,虽然那个人比她大十几岁。她和丈夫风风光光地拍摄了一套听说是当时最豪华的婚纱照。她也不再为生活所困,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一时间她感到很满足。但她渐渐地发现她的丈夫开始经常彻夜不归,后来才知道,她的丈夫在外面有很多的女人。她和丈夫吵过闹过,() 但这一切无济于事,她只得到一句恶狠狠的话:”你吃的用的全是我的,好好给我在家待着,不然有你好看。”她这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花瓶和摆设,婚姻对她来说只是一个空壳。她不是那种可以做花瓶的女人,她再次选择了离婚。临走那天,看着挂得满墙的婚纱照,她发呆了好长时间,这些东西并没有使爱情变得忠贞,她后悔照了这么多假的东西。

多年后的一个元旦佳节,她翻阅报纸,《免费为百对新人拍婚纱照》的标题映入她的眼帘。她一口气读完了文章,没想到文章采访的对象竟是他。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有一定规模的影楼,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回答:”今天这个开业的日子是我的结婚纪念日,我那时穷,没能满足妻子拍一组婚纱照这点小小的要求,后来她离开了我。我深爱着她,我现在很内疚,总觉得愧对前妻,我希望我的前妻能够原谅我,如果有可能的话补上我们爱的婚纱照。我今天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不想让更多的新人在结婚时再有遗憾,给他们留下爱情美好的记忆……”读到这儿,她已泪流满面,瞬间便原谅了他,她仿佛找回了真爱。

婚纱照现在已成了情侣们通往红地毯的通行证。很多新人把它看得很重,甚至认为不去拍婚纱照就不算是结婚。其实爱不应该太讲究这样的形式,婚姻重要的不是这些”爱情签证”,而是要让婚姻生活过得更实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把爱”拍”出来,才会真正天长地久,这才是真正爱的存照。

(作者:佚名)

那年他19岁,在阿姨家里过他唯一的一次南方假期。

她是邻居的女孩。继母对她不好。他第一次到她。她穿着一条脏脏的白色棉布裙子,脸上有红肿的手指印,满脸泪水却神情冷漠。他蹲在她的面前,他说,你喜欢小狗吗?他把自己捡来的一条白色小狗放在竹篮里给她看。他说,你笑一笑,我就把它送给你。

他给了她一段快乐时光。带她去钓鱼,捉蝴蝶,看着她的笑容烂漫无邪。

她生日的那天,他带她去逛夜市,送给她一枚红色的蝴蝶发夹。他说,你要想念自己,有一天,你会像一只蝴蝶一样,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一个月后,他动身去北方。在火车站里,她抱着小狗不肯离开。喧嚣的站台上,他把关探到车窗外向她挥手。她踮着脚,认真地问他,如果我长大以后,我可不可以嫁你?火车已经开动。他微笑着哄她高兴,他说,可以。然后火车驶出了南方的小站,她孤单地跟着火车奔跑,终于追不上。

那一年,她是8岁。一直到他大学毕业,开始上班,他没有再回到过南方。

她始终写信给他。从小学生的稚嫩字体开始。一笔一划地告诉他,她和小狗的生活。

他从不回信,只在她生日和新年的时候,寄给她漂亮的卡片。上面写着祝小乖健康快乐。小乖是狗的名字,蓝是她的名字。

3年以后,小乖生病死去。她在信里对他说,小乖已经离开我,但我心里的希望还在。

初中毕业的假期,她告诉他她要去北京。他们整整七年没有想见。

他在火车站里等她。从拥挤人群里出现的15岁女孩,穿着白色的棉布裙子,黑色的眼睛灼然明亮。

他带她去酒店吃饭,同行的是祺,他的未婚妻。

他陪她去故宫,在幽暗的城墙角落里,好问她,你喜不喜欢祺。她说,祺美丽优雅,是个好女孩。然后,在明亮的阳光下,她就微笑着看着他。她平静地在北京过了一个星期。准备回南方继续高中学业。临行的前夜,她执意要把自己给他。她取下头上的蝴蝶发夹,浓密漆黑的长发如水倾泻。他说,我3个月以后就要和祺举行婚礼。我不能这样做。她说,请求你。请求你要我。

她的眼泪温暖地掉落在他的手心上。黑暗中,他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他只听见她轻声的询问他,如果你以后离婚,我可不可以嫁你。他在恍惚的激情中,迷糊地说,可以。

清晨,她不告而别,独自南下。

婚后的日子平淡如水。祺两年年去美国读书。准备不久把他了接出去。

她辞退公职,开了一家小小的酒吧,准备打发掉在国内的最后日子。

他把自己的酒吧叫做BLUE。他还是不断地收到她的信号。她说她很快要毕业了,如果考不上北京的大学,就准备放弃学业,来北京工作。他说,我过一两年就要走的。她说,没关系。

只要还有剩下的时间。

再次见面的时候,她19岁,而他30了。

他们同居了一年。直到他的签证下来,准备出国和祺相聚。

他把BLUE留给了她。他说,你可以北京嫁人。以后我还会回来看你。

她说,我会在北京等你,但不嫁人。

而他,也依然只在她生日和新年的时候,寄美丽的卡片给她。

他一去就是5年。直到和祺离异,事业也开始受挫。他再回国发展。

在BLUE门口,看到吧台后的女孩,依然穿一袭简朴的白裙。她看过去苍白而清瘦。

她说,你回来了。她淡淡地微笑。可是我生病了。

她的病已经不可治。他陪着她,每日每夜。他读圣经给她听。在她睡觉的时候,让她轻轻地握着他的手指。有阳光的日子,他把她抱到病房的阳台上去() 晒太阳。她说,如果我病好了,我可不可嫁你。她的心里依

然有希望。他别过脸去,忍着回答她,可以。

拖了半年左右,她的生命力耗到了尽头。那一天早上,她突然显得似乎好转。她一定要他去买假发。因为化疗,她所有的头发都掉光了。

她给自己扎了麻花辫子。那是她童年时的样子。

然后她要他把家里的一个丝缎盒子搬到病房。里面有他从她8岁开始寄给她的卡片。

每年两张,已经16年。

她一张张地抚摸着已经发黄的卡片,和上面模糊不清的字迹。这是他离开她的漫长日子里,她所有的财富。

终于她累了。她躺下来的时候,叫他把红色的蝴蝶发夹别到她的头发上。他问她,如果还有来生,我可不可以嫁你。他轻轻地亲吻她,他说,可以。他曾经用一条白色的小狗交换她的笑容。

然后她用了一生的等待来交换他无法实现的诺言。

(作者:代连华)

六十年代,在北京城内,一座简朴的院落里,有位素衣女子安静地坐在竹椅里。屋内收音机里,传出经典昆曲《长生殿》:”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一位清瘦男子走出来,帮她轻轻披上衣衫,两人相视而笑,爱意尽在不言中。

1931年,浙江学子吴晗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系,因为家道中落无力供他读书,吴晗便开始了他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1934年,吴晗大学即将毕业,就在他满怀憧憬时,一位名叫蒋恩钿的朋友找到他,请他帮忙照顾一位病人。善良的吴晗承诺下来,初时以为只是帮帮忙,却没想到一个承诺竟然是一生。

湖北女孩袁震,出身于书香世家,18岁时就考取武汉大学。身材苗条,长相清秀的袁震,是众多才子追求的才女,但袁震珍惜学习机会,并不为情所动,甚至还推掉一位富公子的求婚。

1930年,23岁的袁震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史学系,很快成为清华才女之一。但在此时,病魔却缠上了她,而且还是传染性肺结核病。

如花少女只能卧在床上休养,由于长时间不能上课,学校只好取消她的学籍。而雪上加霜的是,此前一直照顾她的好朋友蒋恩钿,已经应聘准备去外地执教。

“袁震,这位是我的学弟吴晗,以后有事多联系,他已经答应我会照顾你的。”早春二月的一个午后,蒋恩钿带来吴晗介绍给袁震。躺在病床上的袁震,放下手中书微微欠身示意。清瘦儒雅的吴晗,神情柔和眼含笑意,他伸出手与她相握,而她却不肯伸出手来,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容颜苍白的袁震,犹如秋风中一朵即将凋零的花儿,凄美而凄凉,吴晗的心莫名地痛了一下。孤身在外求学的女孩,虽然身染此病,却没有消沉沮丧,反而在病床上继续读书,真是令人钦佩。

那个暖暖的午后,他们一起畅谈史学。吴晗研究明史,而袁震主攻宋史,两人常常就学术上的问题进行讨论,而袁震才思敏捷,剖析问题脉络清晰,让吴晗敬佩不已。

后来,吴晗开始照顾袁() 震的生活。每天,吴晗要早早起床,去学校食堂打来饭菜,匆匆忙忙送到袁震病床前,照顾她吃完之后再赶往学校。中午下课后,也会第一时间为她打回饭菜。晚上,无论多忙,吴晗也要抽出时间去陪袁震聊些学校趣事,然后再回学校宿舍。

袁震喜欢听昆曲,吴晗就买来一台破旧的收音机放在床边。许多安静的夜晚,两人坐在窗下,听《长生殿》《牡丹亭》,戏里戏外上演着爱的剧情。

袁震能下床活动时,吴晗就会利用休息日,用轮椅推着袁震去湖边散步。湖岸垂柳轻拂,湖中鸳鸯戏水,欣赏风景的两人却各怀心事。

吴晗的善良让袁震心怀感激,不知何时,爱情的种子已经悄悄种在心里,但袁震却不能说出来。自己重病在身,不仅会拖累可能还会影响他的发展。此时的吴晗,不仅是清华大学重点培养对象,还得到著名学者胡适的赏识。而他在大学期间写的《明代之农民》等文章,已颇受史学界青睐与关注,这样极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应该会有更好的女孩去爱他。

吴晗的心里也是如潮翻涌。与病魔做不屈斗争的袁震,让吴晗看到她的坚强,而她在学术上的独特见解,也让他见识到她不凡的才情,之所以没有开口向她表明心迹,是怕影响她的治疗。

爱情如花蕾,即将绽放时,不幸却再次袭来。袁震感到脊骨疼痛不已,吴晗急忙将她送进医院检查,没想到病情转移为脊椎结核。手术后的袁震,因为吃药看病已经囊空如洗,吴晗只得多兼几份工作,再写些文章挣稿费,勉强维持两个人的开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吴晗接到昆明云南大学的邀请函,聘他前去教学。吴晗放不下袁震,但袁震却极力让他应聘,虽然心有不舍,但她知道,满腹才华的吴晗应该学有所用,而不是陪伴在一个病人身边。袁震强颜欢笑送走吴晗。

分开的日子里,让吴晗饱尝相思之苦,他在信中向袁震表明心迹,唯愿此生,与你终老温柔,请你相信我。他希望袁震也来昆明养病,由他来照顾才安心。

1939年,在朋友们帮助下,身体孱弱的袁震来到昆明,就住在吴晗的宿舍里。那时,昆明上空的警报也时时响起,每到这时,吴晗总要笨拙地背起袁震,跑向防空洞里。后来,为了安全他们搬到乡下,虽然生活清苦却很平安。

生活多磨难,世道多艰辛,但是因为爱情的滋润,两个人并不觉得有多苦,患难之中情比金坚。

当吴晗的母亲来到昆明,见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袁震时,说什么也不同意两人交往。老人担心袁震的病就是无底洞,花多少钱也难治好,况且吴晗是家中长子,总不能娶个病妻回家。母亲的坚决反对让吴晗左右为难,而袁震更是陷入痛苦之中。

“让我走吧,你已经为我付出许多,我不能再奢求,找个好女孩结婚吧。”袁震含泪说道。吴晗执着地说:”我们从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成相亲相爱的伴侣,多少苦难携手走过,而今更不能放弃。”

母亲再次给吴晗下最后通牒,宁愿倾家荡产给袁震治病,也不能娶她过门。

“我与袁震是患难见真情,不管她身体如何,我都要照顾她一辈子。”吴晗极力劝说母亲。曾经温馨的家庭,此刻却充满了火药味。

1939年秋,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吴晗跟母亲说陪袁震去城里看病。当天,吴晗与袁震并没有回家,而是在城里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在报纸上登出结婚启事,同学们纷纷送来祝福。此刻,母亲明白儿子与袁震是真心相爱,也不好再阻拦。在吴晗工作繁忙时,母亲还会细心地帮忙照顾袁震。

在苦难之中孕育出来的爱情,让两人倍感珍惜。婚后,吴晗将全部心思放在学术研究上,而袁震虽然不能工作,却能帮助吴晗做些抄写工作。那时还住在乡下,吴晗每天需要走几十里路进城工作,下班后便提着篮子去买菜,为给袁震增加营养,吴晗便买些牛骨头炖汤给她喝,自己和家人只吃些青菜,连肉也不肯买,而袁震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有一次,一位朋友前来看望他们,发现袁震在补一件旧衣服,衣服上已经缀满补丁。朋友感慨地说:”这么破的衣服除了线,已经看不到布了,还补它干吗啊?”袁震却打趣地说:”穷人穿线,富人穿衣,我们正好穿线嘛。”

全国解放后,吴晗担任领导职务,虽然名气大且地位高,但对爱情依然如初。每天下班回来,淘米洗菜做饭,饭后总要陪着袁震出去散步。夜晚坐在灯下,吴晗批文件写文章,而袁震则经常帮助查找资料推敲文章,夫妻相敬如宾。

人生如戏,总有着不可预知的结局,虽然吴晗与袁震先后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但他们的爱情却赢得了世人尊重。

尘世沧桑中,誓言终不改。唯愿此生,与你终老温柔。

来源:女娲挚爱   love.ngnvip.com     两性故事    love.ngnvip.com/category/liangxinggushi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